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安徽省志·总述》
2019年07月17日  
打印 文字大小:

 

编纂单位: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1999

 

导言

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建省,以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合而定名为“安徽”省。当时省会安庆境内有皖山、皖水、皖城,是西周皖国故地,所以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居华东腹地,介于东径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6省为邻。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三位、全国第二十二位。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分全省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地貌可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冲积平原和皖南山区;其中淮北平原区3.8万多平方公里,江淮丘陵区3.6万多平方公里,沿江圩区2.6万多平方公里,皖西、皖南山区3.8万多平方公里。全省耕地4315.5千公顷,其中水田1849.4千公顷,旱地2465.9千公顷,人均耕地1.25亩。

安徽历史悠久。相传大禹率众治水,曾“会诸侯于涂山”(今怀远涂山)。《尚书·禹贡》分全国为九州(地理区属),今安徽范围分属于扬、徐、豫3州。春秋前期方国林立,安徽境内有徐、英、蓼、六、皖、宗、巢、桐、群舒、胡、焦、向等方国,后来逐渐被楚国和吴国兼并,因之被历史地理学家称为“吴头楚尾”。秦统一六国后划全国为36郡,今安徽境内分属九江、泗水、衡山、砀和陈等9郡。西汉,由扬州、徐州、豫州3刺史部,领九江、庐江、丹阳、沛、汝南、临淮6郡和六安、梁、楚3国;三国时,安徽为魏、吴割据;西晋,由豫、徐、扬3州辖14郡、国。东晋时安徽江南各地属东晋,淮河南北地区先属东晋,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唐朝全国分为10道,安徽分属河南、淮南、江南3道,下辖1444县;北宋全国分为23路,安徽分属京东西、京西北、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5路,下辖172军;南宋,宋金对峙,宋偏安江南,以长淮为界。江淮之间为战乱地区。淮北为金占领。南京设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3路,下辖3府,87军。元朝,境内属中书、河南江北、河南、江浙4(行省),置12路。明朝境内设凤阳、庐江、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7府,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州4直隶州,属南京直辖。清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省,建立江南布政使司衙门,并分置左右布政使司,统领上下两江。上江布政使司(也称左布政使司)管辖的范围,基本上是今天安徽省的范围。康熙六年(1667)根据所辖地名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广(德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安徽布政使司”,驻江宁。自乾隆元年(1736)以后,安徽省辖8(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5直隶州(广德州、滁州、和州、泗州、六安州),共辖55个县(包括4个相当于县的散州)。乾隆二十五年布政使司迁安庆,以安庆为省会。安徽省创建后行政区域比较稳定。

民国初年,安徽设芜湖、安庆、淮泗3道,下领60县。民国21(1932),安徽设10个行政督察区,下辖62个县。民国前期省会安庆,抗日战争中先迁六安,再迁立煌(今金寨县),抗战胜利后省会迁合肥。

1949年解放初,安徽境域分设皖南、皖北两行政区,皖北行署驻合肥,皖南行署驻芜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合肥。1997年全省有合肥、蚌埠、芜湖、淮南、淮北、铜陵、安庆、马鞍山、黄山、滁州、阜阳11个省辖市,宿县、六安、宣城、巢湖、池州5个地区,下设宁国、宣州、贵池、天长、明光、亳州、桐城、六安、界首、巢湖、宿州11个县级市,56个县,38个市辖区,887个镇,961个乡,200个街道办事处。

安徽宣林宣农、物产丰富,适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和县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在距今3040万年以前,江淮大地已有人类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徽人口出现了几次大的增长高峰期。

西汉时,安徽北部经济发展较快,加上统治者几次向江淮地区移民,最高时人口总数达362万,是安徽历史上人口增长第一次高峰期。东汉和三国时,由于吴国对皖南的开发,皖南人口迅速增长。而长江以北由于群雄争战、灾荒、地主豪强兼并土地、镇压黄巾军起义等原因,人口锐减。隋代,由于大运河的修通,使得淮北地区成为沟通中国南北的要冲,刺激了地区经济的开发,人口回升到220万。盛唐时,经济大发展,开元二十八年(740)安徽人口约为500万以上。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期。明代万历六年(1578),安徽人口已有432万。清时,为强盛国力,巩固政权,从康熙、雍正年间起,采取“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等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取消人头税,原来瞒报的人口得以入册。乾隆十四年(1749),安徽人口增至2156万;咸丰二年(1852)又增至3765人。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三个人口增长高峰期。民国时期,至1949年,安徽全省人口只有2783万,比清咸丰二年少982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徽人口进入第四个增长高峰期。60年代后期,安徽人口已达3700万人。1985年全省人口5156万人,到1998年安徽人口高达6184万人,居全国第八位。

安徽现有53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省总人口的99.31%。人数较多的几个少数民族大多是唐宋以后从全国各地陆续移居安徽的。回族人口现有38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现今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畲族、满族、壮族、苗族、布衣族、土家族、彝族。安徽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上,大致是从西北向皖南递减。

安徽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110个矿种有67个矿种探明了储量,可满足较长时间的经济建设需要。有矿区738处、矿产地80多处、矿点2000多处,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探明矿藏保有储量潜在总价值1.92万亿元,在全国排前十位。硫、水泥灰岩、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在全国占第二位,铜、铁在全国占第五位,煤占第七位。煤、铁、硫、水泥灰岩储量在华东地区列第一位。铁矿保有储量29.71亿吨、铜矿360亿吨、煤247.18亿吨。煤矿主要集中在两淮(淮南、淮北)。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主要集中在沿江。

安徽农、林、牧业产品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麻、烟、茶叶、蚕茧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作物品种达7000多种,水稻、小麦等作物年播种面积9000余万亩,油料作物1000余万亩,水果120万亩。其中水稻主要产在淮河以南,小麦、棉花主要产于淮北,茶叶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

1949年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0.24亿千瓦时,原煤114.05万吨,生铁0.11万吨,粮食生产639.2万吨,棉花17036吨,猪存栏243.76万头。全省公路2088公里,铁路只有淮南、水蚌、江南铁路。

农业是安徽经济的支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49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江淮儿女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治淮工程,兴建了上游水库和淠史杭灌区,治理了淮河干支流,宏伟的防洪工程控制了洪水灾害,并建起了近200个万亩以上的灌区。在大别山、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上建成梅山、佛子岭、磨子潭、龙河口、响洪甸、董铺、黄栗树、沙河集、花凉亭、陈村等大型水库10座,中型水库103座,小型水库4000多座,修建淮河行蓄洪区22处,建成万亩以上灌区350余处,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4.9万公顷,旱涝保收田2600多万亩,占总耕地的40%70年代末,安徽省率先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包干”),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新的解放,农业经济持续发展。80年代,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又有较快的发展。到90年代,全省建成22个商品粮基地县,4个优质棉基地县,22个商品猪基地县,8个商品鱼生产基地,4个商品牛基地,14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和16个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安徽的林业素负盛名。40多年间,全省累计造林500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从建国初的5.2%提高到25.6%左右,环境得到了美化。1997年全省幼林抚育实际面积33.75万公顷,实现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五八”规划,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90年代,安徽逐步建成符合省情的工业体系。1998年安徽已拥有15个工业部门、147个行业大类、5958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其中国有企业3965个,职工154万人,可生产上万种产品,工业总产值3430亿元。1997年工业总量居全国第十一位。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以省辖市为中心的工业区。包括以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4市为中心的沿江工业区,是全省钢铁、有色金属、硫酸、磷肥、建材、石油化工、纺织、食品、造船、机械、仪表等产品的主要产区。以蚌埠、淮南、淮北3市为中心的皖北工业区,是华东的主要能源基地,煤炭、电力、化工、建材、机械、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相当规模。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工业区,通信、邮电、交通运输设施齐全,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等工业基础比较雄厚。

安徽交通便利,已形成水、陆、空立体运输网络。近年,皖赣铁路、阜淮铁路、华东第二通道宣杭铁路、合九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加上原淮南、宁铜、符夹、阜青、漯阜、商阜等铁路,以及刚建成的“大京九”穿越阜阳地区,全省铁路里程已达2600多公里。安徽的铁路密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跃居华东六省一市之首。阜阳、合肥、蚌埠、芜湖已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6万多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1公里,居全国第十四位。104105205206310311312318等国道、有道和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安徽第一座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已建成通车。世纪内最后一座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正在兴建。安徽的民用航空初具规模,现拥有一座大型合肥骆岗机场,一座中型黄山市屯溪机场和安庆、芜湖、蚌埠、阜阳4座小型机场。

安徽邮政电讯业发展较快。1997年实现乡乡通邮路,与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邮,形成陆路、水路、航空省外邮政运输的立体能力。全省建成以合肥为中心,有明线、电缆、光缆、微波等传输手段组成的长途干线通信网和以各地、市为中心的区域通信网。合肥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200多个城市和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长途自动电话拨号业务。县以上城镇电话已迈向自动化、程控化。全省开通了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电话。

40多年来,安徽的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共建成11座省辖市、11座县级市。199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767.42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347.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60.16万人,县城人口370万人,城市化水平已达30.8%。城市居住环境,包括道路、绿地、供水、公交、煤气、供电、防洪等设施设备水平逐年提高。

旅游业是安徽重点发展的优势项目。建国后,经过多年的投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六大旅游区,建立了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和琅琊山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山水人文交相辉映,是中国品位最高、景点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山岳风光旅游区。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齐云山是江南道教圣地,太平湖和新安江素有“山水画廊”之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文物之邦、“东南邹鲁”,遗存的明清民间建筑是徽州古文明的见证。江淮之间是又一旅游区,有古南岳天柱山,有因欧阳修《醉翁亭记》而驰誉古今的琅琊山,浮山、巢湖等也各具特色。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2000多年前楚国后期的国都,现在的古城为国内少见的宋城。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留有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千里皖北,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生动的历史故事引出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是3000多年前商汤故都,又是魏武帝曹操和名医华佗的故乡,还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199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98.8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8205.7万美元,接待游客2174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9万人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的教科文卫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1998,全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34所,设置专业170多种,在校研究生3823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9.6万人。当年招收本专科学生3.18万人,毕业生2.47万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和相当影响。各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049所,在校生70.47万人。普通中学3841所,在校生322.41万人。小学26453所,在校生648.5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6.72%

1997年全省有各类影视放映单位4700多个、表演艺术团体93个、文化馆103个、档案馆138个、群众艺术馆14个、文化站1813个、博物馆35个、纪念馆8座;另有公关图书馆83个,广播电台17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4座,电视台17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79座,有线电视台13座,卫星地面接收站5000个。电视人口覆盖率87.01%。广播人口覆盖率89.71%。杂志137种。报纸56种。安徽的黄梅戏、徽剧、泗洲戏、凤阳花鼓等深受人们欢迎。

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基本形成。1998年卫生医疗机构75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92个,卫生防疫机构231个,病床近11.45万张。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15.37万人,其中医生5.14万人,护士3.49万人。××省建有35座体育馆,27个标准运动场。40多年来,安徽省培养出等级运动员500余人、国际级运动健将26人。获世界杯冠军的3人,获亚洲冠军29人。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安徽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由陈胜、吴广发动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就发生在蕲县(今宿州市)大泽乡。元末颍州刘福通、凤阳朱元璋先后领导义军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东汉黄巾军、隋末杜伏威、唐末黄巢、北宋方腊、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军锋所至,江淮健儿踊跃响应。近代,更有太平军、捻军驰骋江淮。安庆、皖南、芜湖、霍山的反洋教斗争。辛亥革命中徐锡麟起义、马炮营起义、柏文蔚禁烟、吴樾谋炸五大臣、光复安徽各地、“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安徽人民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安徽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早期在安徽培养了一批新民主义义革命的先驱者,后来又传播了马列主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方面军崛起于皖西大别山等地,创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红四军二师、四师、五师、七师驰聘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创立了淮北、淮南、皖江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在随后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安徽人民积极参战,奋勇直前;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安徽这块沃土上,上自先秦下至当代,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军、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许多人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大中政治军事界人物,著名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卿相管仲、楚汉相争中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大将英布和谋略家张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操、周瑜和鲁肃。五代时后梁皇帝朱温、吴王杨行密。宋清官包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及手下的谋略家李善长、陶安、朱升,勇将汤和、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等。明嘉靖年间还出了著名抗倭将领胡宗宪和戚继光。到了清末,以合肥人李鸿章为首的淮孚集团占据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的方方面面。重要的淮系人物还有合肥人张树珊、周盛波、庐江人潘鼎新、吴长庆、肥西人刘铭传、桐城人程学启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的安庆人陈独秀,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儿子,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乔年、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都在大革命中英勇牺牲。泾县人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遵义会议中起了重要作用。国民党方面,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巢县人冯玉祥。

建国后安徽籍在国家的党政军界人物有,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上将巢县人李克农,外交部副部长、文化部长枞阳人黄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贵池人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绩溪人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歙县人柯庆施、肥东人吴邦国,国务委员肥东人张劲夫等。另有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桐城人章伯钧,民建中央主席休宁人孙起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巢湖市人张治中、六安人朱蕴山,全国政协副主席太湖人赵朴初、东至人周叔等。全国“九大将军县”皖西有六安、金寨两个,安徽籍解放军著名将领有洪学智上将,皮定钧、曾绍山、陶勇、林维先、张贤约、滕海清、梁从学、杨国夫、徐立清、李耀、聂鹤亭中将等,将军共130多人。

当代,安徽科技人才最著名的科学家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合肥人(原籍,现已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核科学家怀宁人邓稼先。据1998年统计,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皖籍院士有54人。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

上一条: 《安徽省志·地质矿产志》

下一条: 浙江省电力志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