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修良著。1990年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方志出版社出版修订本。59.9万字。设6章20节。第一章概述方志起源的几种看法,主张探索方志起源不能离开时代背景,从社会需要、可能性两个方面分析,提出“方志起源于两汉地记”的观点并进行详论;概述不同时期对方志性质的认识;归纳叙述方志的五个特征。第二章重点讲述方志发展历史,提出中国方志发展经过地记、图经、定型方志三个阶段,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修志事业,并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修志活动进行整理。第三章阐述章学诚方志理论及其三大来源,分析章氏理论在界定史志概念、强调“经世”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第四章阐述旧志在研究民俗学、历史地理、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各地区自然灾害、各地教育史等方面的价值,介绍旧志整理形式的发展及成果。第五章论述新方志编纂的原则与方法,指出编修新志的注意事项,并对人物传、专业志的撰写及山志的编修提出意见。第六章总结首轮修志成就,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主张新一轮修志要有“精品意识”全书征引各历史时期名志,列举若干重要方志的门类、篇目,甚至全录敦煌图经残卷;编制有人物传记产生顺序表、地方志种数统计表等数据图表。仓修良(1933—),江苏泗阳人。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毕业。任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浙江省方志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著有《章学诚和〈文史通义〉》《章学诚评传》《仓修良探方志》等专著和论文集,主编《文史通义新编》《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等,发表史学史、方志学、历史文献学、谱牒学等方面论文200余篇。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