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上海普通教育志》
2019年07月24日  
打印 文字大小:

编者:《上海普通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发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总述

(一)

上海历代重教兴庠。宋元丰七年(1084年)设华亭县学,南宋初建九峰书院于松江,嘉定十二年(1219年)立嘉定县庙学,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松江府学;南宋咸淳年间上海建镇之初即立镇学,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建县学于城厢(今小东门聚奎街),并兴办社学、义塾、私塾。元明两代各类书院兴起。上海县城内有沂源书院(今淘沙场街)、仰高书院(今聚奎街附近)、启蒙书院等。清朝时期,城内书院以申江书院(后改名敬业书院,今敬业中学)、蕊珠书院、龙门书院(今上海中学)、求志书院等较著名。嘉定震川书院、川沙观澜书院、宝山学海书院、金山柘湖书院等,皆有名声。至清末,现上海境内除府学、县学、书院外,还有众多社学、义塾、私塾,其创办者或为地方官吏,或为民间士绅。教学内容,多系识字启蒙之《千字文》、《百家姓》或“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据不完全统计,自宋至清,先上海境内科举进士共1567人(含武科进士96人),其中状元6人。

上海开埠后,随着西学东渐,书院及私塾等旧学逐渐解体。外国教会率先在上海兴办学校以推广教务,法国天主教会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于徐家汇漕宝路设读经班(后改新民小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于徐家汇创办圣依纳爵公学(今徐汇中学),同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于上海西门白云观开办裨文女塾(今上海市第九中学)。嗣后各国传教士竞相办学。租界当局也相继开办汉壁礼西童学校(今市西中学)、法文书馆(中法学堂,今光明中学)、华童公学(今晋元中学)等一批学校。到20世纪初,外国教会和租界当局在上海共设立学校61所,其中中学25所,约占同期中学70%。外国教会以上海为桥头堡,通过教会学校和教科书委员会(后改中华教育会)取得和保持对中国政府正在提倡的教育运动的控制权,但客观上他们却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传播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其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材教法,为我国近代学校提供了借鉴。

随着民族矛盾加深、维新思想萌芽,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注重实业教育,在上海陆续创办各类学校。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设广方言馆(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此是上海官方兴办新学之先声;同治六年(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器制造学校,系上海职业教育之发轫;光绪二年(1876年)开办的格致书院(今格致中学),系中西人士集资兴学之首例;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创办之正蒙书院(后改梅溪书院,今梅溪小学)开中国近代新型小学之新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盛宣怀奏办之南洋公学,其中院、外院为上海公立中、小学之首创,师范院则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之先端。随后,实业家及有识之士为教育救国、培植人才而创设各类学塾。王柳生创办育材书塾(光绪二十二年,今南洋中学),钟天纬设三等公学(光绪二十二年)及棠荫小学堂(光绪二十四年)等,叶成忠设澄衷学堂(光绪二十七年,今澄衷中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决定改书院为学堂。二十八年(1902年)颁《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确定高等、中等、小学、蒙学学校系统。二十九年(1903年)颁《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订立直系(普通)及旁系(师范、实业)各级学校设置、管理、教授等办法。上述两学制合称“壬癸学制”,即清末“新学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三十三年(1907年)颁《女子小学堂章程》,赋予女子接受学校教育之权利。宣统元年(1909年)中学堂设文、实两科。其时上海各类书院和学塾如敬业、龙门等相继改为学堂,民间亦纷纷创立新学堂。如蔡元培创设爱国学社和爱国女中(1902年,今爱国中学),鼓吹革命,培养民主革命志士;吴馨创立务本女塾(1902年,今市二中学);爱国教徒马相伯先后开办震旦学院(1903年)与复旦公学(1905年,今复旦中学);苏氏昆仲办民立中学堂(1903年,今民立中学),苏氏姊妹开办民立女子中学堂(1906年,今上海市第十中学);湖州旅沪同乡会创办湖州旅沪公学(1906年,今闸北区第二中学);崇实商学会附设小学堂(1906年)等。光绪三十年(1904年),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是为上海幼儿园之初萌。同年,史量才于高昌庙创立女子蚕桑学校,实为女子专科职业教育之肇始。上海新式学堂持续发展。

民国元年(1912年),遵教育部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改革教育制度,上海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开始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和社会民众教育;初等小学允许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和女子职业学校;实业教育分为甲种、乙种两级。同时停止中学文实分科。同年实行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次年又奉行部颁“壬子癸丑学制”。小学分为初、高两等,初等四年,高等三年;中学及初等师范学制四年。民国11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壬戌学制),变革学制年限,规定初等教育六年,从六岁开始,分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两段;中等教育六年,分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两段;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与中学平行。后经民国17年公布《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民国21年公布《中学法》、《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及有关规程,正式确立三类学校分设以及小学六年(四、二)、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学制,课程标准亦得以订定。上海教会学校民国20年后陆续向政府登记立案,学制课程始遵部章。

这一时期除教会与租界当局继续办学外,敬业学堂与务本女塾于民国初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县立第一女中。此后公立学校逐渐增加。民国16年上海建市,成立市教育局,敬业、务本、宝山、市北等校改为市立中学,稍后新建市立新陆师范和洋泾中学等校;另有梅溪、万竹等市立小学201所(含短期小学18所),市立幼稚园14所。民族工商业者、社会贤达也纷纷办学。学制长短,各有差异。其间中国共产党亦曾假私人名义开办大同幼稚园(民国19年),私立庆平小学(民国21年)以及余日章小学(民国25年)等少数学校,大同幼稚园曾接受毛泽东、澎湃、李立三、恽代英等中共领导人子女就学。至民国26年,私人创办中学由民国前9所增至71所,社会团体创办中学由4所增至26所,私立小学达478所。

至民国21年,上海幼稚园增至97所,许多热心学前教育人士纷纷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开展实验研究。民国20年中华慈幼协会在上海创办慈幼托儿所,并辅导工人家庭教育;民国23年陶行知倡设劳动幼儿团与山海乡村幼儿团,在工农大众中推行幼儿教育。

继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徐家汇圣母院开设聋哑学校后,民国元年英人傅兰雅创办盲童学校;民国9年上海群学会创办聋哑学校,为上海特殊教育初步奠定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民族工业得到发展,贸易繁荣,对各类人才需求增加。民国6年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于次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以后又创办7所职业补习学校。不少普通学校也重视职业教育。万竹小学曾改高小为乙种商业学校并附设万竹商店,高小学生均须课余至商店实习以增进商业知识;敬业中学先后设师范、土木工程科;上海中学设有工、商、师范诸科,开办实习工厂、上中银行和消费合作社;立达学园曾设农村教育科;缉架中学建有专门实习室,以供金工、木工课之用。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教育界思想活跃,不少教育家和教育团体借鉴西方教育思想或理论,在上海进行教育改革实验。蔡元培针对传统教育之弊端,身体力行提倡五育并举,倡导并重视美育;陶行知独辟蹊径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等,实验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殚精竭虑示范“活教育”,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生活实际,动手动脑并提高创造能力;匡互生汇聚同仁创办立达学园,开辟了教学、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组织“工学社”;舒新城等不畏艰难率先废除分班级、按钟点统一授课方式,试行美国道尔顿实验室制。不少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发展学生个性。新思想、新实验,为上海普通教育增添了活力。

辛亥革命后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普通教育事业出现多方办学、流派纷呈、职业教育活跃的局面,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民国21年“一·二八”战事中,宝山、闸北地区部分学校毁于日本侵略军的战火。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日军攻占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地区,沪上学校尽遭破坏,或被日军占用,或被夷为平地。据战后统计,仅上海市区校产损失即达16533114元(按战前币值计算)。为维护民族教育命脉,部分学校内迁,其余相继转入租界,坚持教学;原市立中等学校均改成私立。嗣后上海和外省难民纷纷涌进租界,租界人口急剧膨胀,国民政府先后增设晓光、肇光等6所中学,接纳流亡师生。同时小型私校骤增;扬州中学、苏州中学等外省名校相继迁入。当时校舍紧张,甚至出现数校按早、中、晚轮流使用同一所校舍,十余校同存于一座慈淑大楼的现象。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租界当局所办学校一律被汪伪政权改为市立,其余学校或被改作兵营、军医院而停办,或在艰苦环境中勉力支撑。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和广大爱国师生同日伪政权开展多种形式斗争,国民党政府亦派特派专员秘密主持教育工作。众多学校坚持不悬挂敌伪旗帜、不向敌伪行文、不教日语,抵制日伪奴化教育。

民国34年抗战胜利,上海市教育局重建和恢复原有市校,接办原租界工部局和公董局所办学校,并增设复兴、高桥等8所市立中学。民国35年上海推行“国民教育”,纳“国民义务教育”于其中,辅以民众补习教育,教育与地方政治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联系。全市按行政区设中心国民学校和国民学校,以及国民教育班;中心国民学校负辅导国民学校之责。但上海国民义务教育并未切实推行。其时私立学校大量增加,职业学校种类增多。省吾中学、华东模范中学等中共地下党支持与领导的学校相继创办。据民国37年12月《上海市教育统计手册》载,其时上海公立学校计有幼稚园48所,国民学校294所(含中心国民学校34所),国民教育班439学级,中学18所,师范学校2所,职业学校7所;私立学校计有幼稚园65所,小学458所(含教会所办71所),中学216所(含教会所办33所),职业学校31所。此外尚有盲聋哑伤残学校9所、大量未立案的中小学以及分布于普陀、闸北等地区的

500余所私塾。学校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少数“学店”式学校。民国37年,市区儿童入学率约为59%,郊县中上海县马桥地区约为30%;上海中学生数占全市人口1.4%,超过全国0.4%的比率并居全国前列。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配合发动全面内战,加强对学校控制,并安插国民党、三青团骨干,强化训育制度,迫害进步师生。与此同时,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团结广大爱国师生,发展进步力量,建立“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中等教育研究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等群众组织,领导师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爱国民主运动。储能中学等校成为“民主堡垒”,麦伦中学、南洋女中等民主人士所执掌之学校,亦积极为地下党和爱国进步师生提供活动阵地。解放前夕,中共地下教委和学委发动群众,建立“教育协会”、“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新民主主义少年先锋队”等秘密外围组织,加强学生自治会,组织人民保安队,为上海解放及顺利接管、改造旧学校做好充分准备。

(二)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政教育处接管原国民政府上海市教育局,同年10月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局,针对上海中小学数量大、类型多、情况复杂等特点,执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改善”,“坚持改造、逐步实现”及“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等方针政策,对公立、私立学校区别情况,分批接管接办、整顿改造。

首先接管全部原公立中等学校及国民学校,留用或选派教育行家担任校长,留用原有教职人员,调整合并少数学校。对私立学校,进行登记,加强管理,重点整顿。停办部分中共地下党组织所办学校,抽调其中党员骨干充实其他学校和市政府部门;维护民主人士所办学校;将少数“学店”式学校调整或合并;与反动党团关系密切的学校或派员整顿,或予停办;私塾除少数经整顿扩充为小学外,余皆撤销。对外资津贴学校(教会学校),坚持爱国反帝、宗教与学校分离原则,1951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接办外资津贴学校的决定,市教育局首先接办伯特利中学(现沪西中学),至1953年,陆续接办全部外资津贴学校。

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工农服务”的方向,采取多种措施,诸如开办工农速中、夜中学、儿童晚班,以扩大学额,设置人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切实保证学校向工农子弟开放。1952年创建上海第一所工人新村小学和幼儿园———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和实验幼儿园。次年,于工人聚居地区新建曹杨、控江、卢湾等完全中学,以利于工农子弟就近入学。成立政治教育研究会,培训政治教师,为改造旧学校培养骨干力量。吸收失业知识分子补充师资队伍。学校建立校务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和经济公开;教导合一,废除旧学校训育制、公民课、童子军训练等制度与课程,开设政治课,加强马列主义宣传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删除旧教材中的反动内容,采用临时新编教材;逐步在中小学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少年儿童先锋队组织。颁布教学管理办法,市、区成立中小学教学研究机构,加强教学业务指导。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批中学生参军、参干、参加市政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期接管整顿基本完成之后,学校开始转入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在发扬老解放区传统并适当汲取旧教育合理因素的同时,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改革教育教学。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试行校长负责制,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健全教学研究制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教育,提倡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颁行中小学生守则。1956年又在部分中小学试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并结合生产技术教育改进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教学。学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

停办职业学校(班),开办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953年,共设有中专学校32所,其中师范类4所、工业类11所、农业类1所、医卫类8所、财经类6所、艺术类2所。

但在学习苏联过程中,教育中存在脱离国情、机械照搬倾向,过分强调集中统一和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现象,多数学校取消英语课程,单设俄语课程,教育理论与思想单一化。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上海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其中中学尤多。就学人数大幅度增长。1956年在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全市115所私立中学、614所私立小学、44所补习学校,全部转为公立,改变了上海多方办学的传统,由国家统办教育。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继之于1958年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上海学校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加强劳动教育,劳动列入课程,开办工厂与农场,组织下厂与下乡;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展群众运动式的“教育大革命”,随意更改学制,不适当地对课程和教材“砍”、“换”、“补”,盲目批判外国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学生一度停课参加全民大炼钢铁和农村深翻土地运动,劳动过多,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继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一批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之后,又开展“反右倾、拔白旗”等运动,教师队伍受到严重伤害。学校教育质量明显降低。

1957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强调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全党全民办学。上海于1957年出现民办学校。仅一年,民办学校迅速增加,尤以民办小学和幼儿园为多。市区在数量上业已普及小学。郊区诸县由江苏省划入,学校数亦有显著增长。城乡还涌现出一批工业、农业中学。1959年中共上海市委重申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主。但“左”的倾向依然未能扭转。1960年为贯彻中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课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改革要求,上海成立中小学课程革新委员会,试编新教材,在少数重点中学试验“五年一贯制”。同年,全市普教系统有51人代表学校、教研组等出席全国文教方面群英会。据统计,1957~1960年,全市普通中学由340所增至431所,中等师范学校由5所增至25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从29所增至147所,技工学校从10所增至19所,郊县办起174所农业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越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负担能力。部分学校仓促创办,设备简陋,师资水准低,教育质量差;部分农村学校,流生众多且难以维系。

1961年,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上海受教育部委托,率先制订《上海市中小学条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调整普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与规模。在园幼儿人数为23.7万人,比上年减少22.17万人,约48%;中等师范学校招生0.2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约60%;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1.1万人,比上年减少1.41万人,约56%。1961~1965年,郊县初中在校生控制在每年6.4万人左右,全市高中在校生稳定在9.3万人左右。

1963年贯彻教育部部颁《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简称《中学五十条》)、《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简称《小学四十条》),明确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政治、教学与劳动、课内与课外诸多关系,全面安排德、智、体各方面教育。市教育局确定首批办好13所重点中学、20所重点小学,并于当年设立上海外国语学校;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继续开展学制、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试验,教育质量普遍回升。同年,掀起“学雷锋”热潮,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成效显著。1964年总结推广育才中学与上海市实验小学减轻学生负担、倡导启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推动全市教改。学生课外活动蓬勃开展,不少学校形成特色。1965年全市有459所学校形成传统体育项目。劳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师生定期下乡下厂或参加公益劳动。全市进一步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各类半工(农)半读学校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大量发展改制中学、耕读中学,采用早晚班、流动小学等多种形式办学,以适应学生既要读书又要劳动的特点。1965年,全市小学生207.92万人,初中学生54.64万人,市区基本普及初中,郊县儿童入学率已达93%。据统计,1964年7.6万名应届初中毕业生中,36.5%升入高中,10.8%升入中专,23.1%进入各类职业学校,中等教育结构渐趋合理。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上海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大批干部和教师横遭批斗,备受迫害。组织瘫痪,学校停课,教育中断。1967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均被“夺权”,代之以“革命委员会”。翌年,“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各级各类学校“领导一切”,进行“斗、批、改”。农村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一批教师被迫落户生产队,工作、生活艰难。1969年“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印发试行“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纲要”,上海中小学学制改为中学四年、小学五年(后恢复为六年);停办各类中专、技工学校,发展“完全中学”,使中等教育结构由“文化大革命”前多类型变为单一型。农村在“学校办学到家门口”的口号下,盲目增设教学点,大量小学“戴帽”办中学。1970年全市有“完全中学”1183所,仅嘉定一县就有“完全中学”87所。恣意删改课程与教材,大幅度降低文化课程要求,代以“学工、学农、学军”与“批判资产阶级”。师资队伍素质因“掺沙子”而显著降低。1971年极左路线又抛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全盘否定建国后十七年教育工作并提出“两个估计”,指斥“文化大革命”前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教师“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72年后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与殃及全国的“张铁生交白卷”、“一个小学生的日记”、“马振扶公社中学”等事件遥相呼应,上海出现了“小夏在黄陵”、“刘丽华谈话记录”、“骊山中学事件”等事端,诬蔑广大干部教师为提高教育质量,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而辛勤工作是“复辟”、“倒退”,迫害干部、教师,再度搅乱教育秩序。十年动乱,一场浩劫,“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等谬论流毒甚广,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水准骤跌,整整一代人被贻误。

(三)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上海普通教育事业经过恢复、整顿,进入改革、探索、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推倒“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1978~1984年的7年间上海市区中小学共平反冤假错案1万余件。落实了干部、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干部、教师积极性。重新确定市、区、县重点学校167所(中学68所,小学97所,幼儿园2所),正式恢复上海中学;恢复中专、技校、师范学校、市教育学院及区县教师进修院校,调整布局,撤并部分设备简陋的学校。1978年以后,上海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臧慧芬等17名中小幼教师于当年被提升为特级教师。

1981年,全市完全中学由1976年的815所调整为484所。逐步恢复小学、初中、高中“六三三”学制。上海市教育局颁发《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暂行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对中小学加强管理,整顿教学秩序,使学校教育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9年后,上海着眼于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开展中小学教育改革,先后提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全面安排”、“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要求,嗣后,陆续制定关于搞好教学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并颁行《上海市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学大纲(初稿)》。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公布后,上海进一步重视发展郊县基础教育,至1983年城乡已普及初等教育。同年,根据“办好小学,加强初中,提高高中”的指导思想,取消重点小学,市区按街道(学区)、郊县按乡(镇)设立中心小学,发挥示范、辅导作用,以办好全部小学;取消重点初中,适当压缩高中,加强薄弱初中领导班子和师资力量,改善其办学条件。按照高中毕业生与高校招生数2∶1的比例,普通高中的规模连年保持在10万~13万人左右。

1985年,上海市颁布第一部地方性教育规章《普及义务教育条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上海又颁发《上海市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同年,川沙、青浦、上海三县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88年,全市7~15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以上,市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2%,郊县16~18周岁青少年中,九年义务教育受完率已达94.4%。上海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已转向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继《普及义务教育条例》实施之后,又次第颁行《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条例》、《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等地方规章,上海市普通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教育立法工作”,上海市根据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尤其是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薄弱状况,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1985~1990年间,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本市郊县教育工作分级管理职责分工的暂行规定》、《关于上海郊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标准》、《关于办好农村初中的基本要求》、《关于办好乡以下小学的基本要求》等。这些文件对加强政府对中小学的领导,规范和保障农村中小学办学的基本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5年起,上海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研究、试点和论证,1988年着手制订《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其后又经过18次修改完善,于1989年12月由上海市政府发布,从1990年起实施。上海建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规定了开展教师职务培训、新教师培训、学历合格或文化专业知识合格证书培训、第二学历或高一层次学历文化专业知识培训等适合教师多种发展需求的系列进修培训,并对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加强了教师进修教材的建设,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确定了教材内容必须体现“针对性、实践性、适用性、先进性、科学性”编制原则。同时形成了包括编写骨干、指导专家、管理人员,以及对新教材进行试验的教师等具有较高水平教师的进修教材编制队伍。

上海全市设有回民中学1所,回民小学1所,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回民中学1985年起开办西藏班,承担为西藏地区培养人才的任务。1988年,上海有盲童学校1所,招收全市适龄盲童入学,学制9年(小学6年,初中3年),并在低视力儿童中进行普通汉字教学实验;聋哑学校19所,学制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聋哑技工学校1所。1984年起各区、县普遍为智障儿童专门开办辅读班(校),进行品德教育、适当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至1988年,全市已有辅读学校7所,辅读班124个,学生1408人。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作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后,上海教育界思想活跃,质量观、人才观、办学观、教学观均有所更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为立国之本”的观念开始确立。上海普通教育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入手,同时在教育结构、教学工作、经费来源、招生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是年,首先进行基础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明确市、区和县、乡各级政府教育管理职责。各区、县政府将实施义务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郊县普遍建立乡(镇)教育委员会,调动农村社会各方面办学积极性。1987年起,普陀、闸北、长宁诸区学校相继与地区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探索学校与社会结合改革城市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普通教育社会化的途径。1988年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建立督导机构,监督、评估和指导教育工作。不少学校先后开始管理体制改革实验。1989年,全市已有202所学校(中学113所、小学89所)试行校长负责制。

1978年上海市即着手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教育部门与用人单位联合在全市14所中学试办职业班,在此基础上陆续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至1988年,上海共有中等专业学校115所,技工学校331所,职业学校103所。中等专业学校、技校、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已达到6∶4,初步形成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的格局,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局面已被扭转。同时为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方式,全市8个区26所中学对初三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试点,7个区61所学校及郊县部分初中为初三开设职业班(科),卢湾、长宁、崇明等区县还为大年龄小学毕业生开设初等职业技术班(校)。郊县有一批学校为初中毕业生增加一年职业技术培训。工读学校则进行工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实验。

20世纪80~90年代,上海注意联系当代社会实际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新观念,在德育科学化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先后制定并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大纲,《小学生行为规范》、

《中学生行为规范》,实施国家教委所颁《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大纲(纲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高中学生社会实践鉴定列为毕业考核条件之一。全市中小学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改用新编教材,教育内容注重时代气息和层次化。一批农村学校开展爱农村、爱家乡、爱劳动教育。教育形式灵活多样。1984年起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学校活动。部分区、县筹建“少年军校”和“中学生生产劳动基地”。全市有350余所中学试设青春期常识选修课。

1979年以后,上海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重视培养学生智能,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在学制、课程结构、教材和教学方法诸方面开展改革实验。少数学校试行中学“四二”分段六年一贯制,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高中十年一贯制,或幼、小、初中二、五、四“一条龙”学制。为适应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学普遍开设电子计算机、劳动技术教育等课程,部分中学进行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实验。中小学外语教学有所加强。部分学校或使用实验教材,或引进外国教材,或自编教材;农村中小学普遍编写与采用乡土教材,使各门基础文化课教学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大批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热心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总结了一批有效的经验。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科教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一些学校进行了包括学制、课程、教材、教法以及评估、考试、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验。上海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以及区(县)、校各级教研组织、教师培训机构和师范院校在端正教学思想、推动教学改革、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全市已有少年宫23所,其中市少年宫1所,区县少年宫22所;全市少年科技指导站19所,其中市站1所,区站12所,县站6所。中小学以少年宫、少年科技指导站和学校科技兴趣小组为阵地,广泛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活动内容除音乐、舞蹈、绘画、摄影、航模以及电子等传统项目外,激光、超导、红外线,遗传工程等新科技项目已经开始进入中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域。据统计,当时由市、区(县)少科站直接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人数均超过300万人次。在国际国内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中,上海市中学生成绩可喜,其中包括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次(1986年),二等奖2人次(1985年与1988年),中、美、加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2人次(1979年与1980年),第三届世界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最佳作品奖1项(1988年),以及第12届世界创造发明展览会银质奖、青年组大奖各1项(1985年)。大同中学1名学生随中国赴南极考察队参加考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小学课外活动,已成为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市中小学学生体锻达标率1986年以来每年均达86%以上;青少年身体发育形态指标已超过全国均值标准,机能和素质指标提高幅度较大。多数中学生已建立个人卫生档案,常见病发病率除视力不良外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课余体育训练取得新进展,全市“四固定”(队员、教练、时间、场地)运动队近4000个。至20世纪80年代末,有64所中学、86所小学被命名为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00余所学校被命名为区(县)传统项目学校。先后有29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中学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1978年开始,上海市先后建立市、区两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成立教育科研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教育科研,通过各种方式普及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科研骨干,初步形成一支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1987年后的3年间,全市确定市级重点课题55项,市级课题30项,区县也确定一批重点课题,开展教育管理与评价、教育心理、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改革、综合性教育改革、幼儿教育、教育史志、教育科研管理与教育情报等系列研究。1984年设立“上海市普通教育科研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青浦县教研室自1977年起经历10年的实验,研究出一套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为中心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型和方法,并推广于各主要学科教学中,使全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愉快教育”研究促进了小学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更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有关教育评估、初中毕业生升学与择业指导及幼儿教育等多项研究成果,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等方面得到应用。教育科研的发展逐步对上海中小幼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产生积极影响。

1978年起,上海市有计划地建立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逐步恢复中等师范院校共5所。从1981年起又先后增设了8所中等师范和幼儿师范学校,使师范学校增至13所。1985年,将第四师范学校改为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师范学校改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大专学历层次的小学、幼儿园教师。1986年至1988年,共有7168名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11007名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其中70%以上分配郊县任教。同时通过委托培训、社会招聘等方式,使部分学科以及农村师资紧缺的矛盾有所缓解。在职教师进修逐步加强,除学历进修外,还开设中小幼教育培训课程电视讲座,举行教材教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考试;1983年建立了专门培训小学干部和教师的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全市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比“文化大革命”前有了显著提高。1988年,小学教师达标率为69.1%(市区73.6%,郊区64.7%),初中为76.7%(市区85%,郊县65.9%),高中为64.1%(市区67.1%,郊县59%)。各级教师进修机构在继续提高在职教师学历达标率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向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1978年至1988年,全市评出特级教师90人。1988年进行了首次中小学教师专业职务评聘,评聘中学高级教师3733人,中学一级教师25963人,小学高级教师13021人。高、中级职务人数合占聘任总数129814人的32.9%。同年经多方筹措,上海市建立了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首次向2979名优秀教育工作者颁发“园丁奖”。

改革开放后,上海普通教育系统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日益加强。1980年至1988年,计有5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9个世界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共258批2376人次来沪访问考察、出席国际教育研讨会和友好交流合作活动;上海共派出89批教育团(组)计251人次分赴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日本、瑞典、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教育考察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八区二县的20所中小学先后同5个国家的21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通讯联系,进行人员交往和学生作品交流。全市派遣60余名教师分别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进修学习。聘请外籍教师培训中学英语教师80余名。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大同中学,华东师大一附中、二附中等学校,接受了日本、英国、法国、丹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100余名学生来沪学习交流或参加短期汉语培训。上海已接受了国际儿童基金会、国际计划经济开发署、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联合国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日中教育交流恳谈会、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以及华夏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的9个教育合作项目。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教育事业经费平均每年递增10.3%。从1985年起,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统包改革为多渠道筹措,在城市和乡村征收教育费附加,同时积极开展社会集资。不少爱国华侨及港澳人士为报效桑梓来沪捐资办学和设立奖学金。1988年,嘉定县被评为全国“筹集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先进县”,受到国家教委与财政部表彰。上海金山石化总厂企业办教育形成体系,成为新中国建立后上海企业办学较为成功的典型。

学校办学条件有明显改善,教学设备日趋完善。按照上海市教育局1984年颁布的实验室设备标准,重点中学配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3个,电化教室、语音室各1个;一般完中物理、化学实验室各2个,生物、电化教室各1个;市区、县城、镇、乡中心初中配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电化教室各1个;农村初中配备实验室2个;市区、县城、镇、乡中心小学配备科学实验室1个。至1988年,以上标准已有所突破,市、区重点中学以及少数一般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已建有电子计算机教室。

1985~1987年3年中,全市共建新校舍127万平方米。市区“七五”计划期间计划改造弄堂小学64所,1988年动工56所,其中竣工42所。农村在1985~1987年3年中,共筹集资金1.25亿元,基本完成26万平方米危险校舍改造任务。从1988年起3年内直拨专款2000万元,重点帮助经济困难的县、乡,解决陈旧校舍修建问题。

全市中小学共有校办工厂1196个,参加勤工俭学学生达61.3万人次。1988年校办企业总产值5.6亿元,净收入1.16亿元。川沙县开展勤工俭学成绩突出,1988年净利润1225万元,其中高桥中学利润达280万元;县、校均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部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四)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进入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的时期,1988~1993年,全市平均每年净增小学、初中学生6万人以上,给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带来很大压力。上海市政府及早统筹准备,采取增加校舍、提高校舍使用率、增加教育的财政拨款、扩大新教师的培养规模等有效措施,妥善应对了入学高峰。对一些办学条件、水平较差的学校进行改造,保证了义务教育的质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90年代初期实现了全市3岁~未满6岁幼儿基本入园(市区达到100%,郊县4~6岁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市区达到100%,郊县达98%)。上海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199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76%。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也得到重大改革,加快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教育部门和各行业业务部门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以后,上海民办教育开始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1993年上海正式出台了《上海市民办学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推动了上海民办教育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多元办学新格局。2000年,上海已有民办中小学166所,其中中学134所,在校学生67761人;小学32所,在校学生33591人,民办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占到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18%。199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即“转制试点”),1996年又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上海市公立中小学转制试点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借鉴民办学校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的优势的基础上,一批转制学校改变原来薄弱学校的面貌,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得到很快提升,也为社会所认可。截至2000年,上海共有公办转制学校53所,其中中学36所,小学17所,成为上海多元办学格局中的重要部分。

1993年,经国家教委验收,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双高普九”的新要求。上海义务教育在长达10年的生源高峰中经受了考验,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1994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各级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把贯彻《义务教育法》,搞好基础教育的责任分解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建立岗位责任制,保证职责的履行。

1995年2月撤消了原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市高教局、市教育局等机构,改变了原来教育管理机构相对分散独立和设置重叠的状况,形成统一的宏观管理系统,使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组建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考试院。

20世纪90代后,上海相继制定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1993年)、《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1997年)等地方性教育法规,制定了《上海市幼儿园管理办法》(1992年)、《上海市境外机构和个人在沪合作办学管理办法》(1993年)、《上海市民办学校管理办法》(199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1998年)、《上海市教育督导规定》(1999年)等地方政府教育规章,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各有关部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职责》等一系列教育规范性文件。这些法规条令推动了上海教育管理和运行方式的现代化进程,为上海教育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上海加强了普通教育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大力培养1万名40岁以下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建立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库”,组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组织“世纪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评估专家小组”,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1995年制定《上海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办学标准》,1996年制定《关于本市在城乡结合部建设寄宿制高级中学的意见》、《上海市寄宿制高级中学校舍配置标准(试行)》。2000年,上海全面建成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全面提升上海高中教育的水平。与此同时,上海加强了薄弱学校更新工程。1994年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确定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后,于1995年全面启动,共完成230所薄弱学校的更新改造任务,投入资金6亿多元,新增土地116亿平方米,新建各种教学用房66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3万平方米。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还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和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发展。1995年召开全市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程会议,市教委与区县政府签订“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程”责任书。

1998年上海又启动了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二期课改”既培养了教师,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又造就了学生,使一大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一定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通过“二期课改”,上海还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学校。

1999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十项行动计划”(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行动计划,实施0~6岁儿童托幼一体化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初中和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行动计划,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建设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行动计划,实施市民终身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培养新世纪园丁行动计划,实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教育技术现代化行动计划)和“三项重点工程”。

根据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要求,1999年上海正式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简称“达标工程”),并将其列为市政府的实事工程,其目标是实现全市所有初中、小学校舍与装备标准化配置,整体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合格水准,加强和改善学校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一个适龄学生接受到良好而又充分的义务教育。

1999年,上海开始将学前教育向下延伸至出生,并对0~6岁学前教育实施一体化管理的体制,即将0~3岁、3~6岁儿童教养的分段管理改变为0~6岁儿童教育的行业管理,教育部门主管0~6岁儿童的教育,卫生部门负责0~6岁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政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学前教育资源得以融通优化,学前教育业务管理进一步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在市、区县形成了行政、教研、科研、督导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

2000年,上海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实现了“九五”计划中普及12年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887所,其中中学861所、小学1021所、幼儿园958所、特殊教育学校34所、工读学校13所。共有学生180.25万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3岁~未满6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9.42%;6~11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7%。

2000年,10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按期完成的中小学校舍达标建设项目中,有完全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中44所,小学46所。共征地449544平方米,扩建校舍314403平方米,各级政府投入资金51528万元,其中市教委下拨11485万元,区县投资22871万元,乡镇投资17172万元。市教委下拨农村教育专项经费4500万元,用于农村学校设备购置与配备,以改善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师生的办学与学习条件,以及购置图书和教学专用设备等。年内,上海市共有5所特殊教育学校和5所工读学校列入达标建设规划,并按计划逐步推进。

2000年全市小学生生均支出3260.87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698.62元),比上年增加456.76元,增长16.29%;中学生生均支出4477.99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1449.64元),比上年增加250.02元,增长5.91%。

2000年,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量的体育艺术场馆,电子资料阅览系统,语音、计算机、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学校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普遍制订了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创建规划,改变育人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办学特色。这些学校是上海市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高地。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一条: 《方志学》(1935)

下一条: 《安徽省志·地质矿产志》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