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志
编著者:长宁区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年1月第1版
总述
长宁区地处上海市区西部,东与静安区毗邻,西与上海县接壤,西北角跨吴淞江(苏州河)与嘉定区相接,南与徐汇区相连,北隔吴淞江与普陀区相望。
唐天宝十年(751年),境域隶属华亭县高昌乡。北宋时,乡民聚居日众,始称高昌乡法华巷。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批准置上海县后改隶上海县。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法华称镇。清宣统二年(1910年),法华建置为乡。民国17年(1928年),划入上海特别市,改为法华区。民国36年,因长宁路横贯境内,改称长宁区。民国37年,改称法曹区。解放后,沿用长宁区名至今。
1949年5月,区境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83740人。1950~1992年,区境几经调整,上海县北新泾镇、新泾乡及虹桥乡部分地域先后划入。1992年底,区境面积39.11平方公里,人口595724人。全区设10个街道、1个镇和1个乡。
(一)
唐末宋初,境域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吴淞江流经境域北部,李2.jpg泾(法华浜)贯通境内。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法华禅寺在李2.jpg泾北岸(今法华镇路525号)建成。崇宁元年(1102年),观音慈报禅院于南岸(今新华路650号)建成。寺庙兴建,香火日旺,乡民聚居寺周。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进犯,北方居民随宋室南渡,迁居江南,一些缙绅富室和农户定居法华,民宅、商肆以法华寺为中心,沿李2.jpg泾两侧扩展。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法华商市繁荣,街长3里,各种农副产品在此集散,成为上海县西部首要集镇。法华镇宅园众多,栽有多种名贵牡丹,享誉江南,有“小洛阳”美称。咸丰三年(1853年)后,因迭经战火破坏,加之李2.jpg泾日益淤塞,地理条件发生变化,法华古镇渐趋衰落。同治三年(1864年)后,境域东北部、吴淞江南岸的曹家渡代之崛起,商市繁荣,曾有沪西“小上海”之称。境域西北部的北新泾,远在南宋时(1127~1279年)已有商贸活动,渐成集镇,入清后,因水陆通畅,镇市日趋兴盛,人称“北码头”。
上海开埠后,租界当局竭力扩张势力范围,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起,借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之机,越出租界强行筑路,至民国14年(1925年),在境内越界筑路22条。并擅自派出巡捕管理治安,向道路两侧居民征收捐税,敷设排水管道,设置水、电、煤气等设施。中外豪商和军政显贵趁城郊地价低廉,争相在道路两侧建造花园洋房和公寓大厦,与附近工农、乡民居住的大量简屋陋房和草舍茅棚形成反差。同时,高尔夫球场(今址为上海动物园)、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等游乐、园林场所和圣约翰书院(今址为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公学(今复旦中学)、中西女塾(今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及同仁医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在境内相继出现。
清末,由于境域水陆交通便捷,并有廉价劳动力,中外工商业者纷纷购地办厂,境内始有工厂近10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给民族工业发展带来机遇。至民国26年,民族工商业者在境内创办102家工厂,外国工商业者兴办5家工厂。抗日战争爆发,日机狂轰滥炸,民族工业惨遭破坏。同时,难民拥入境内,人口增加,中山公园一带商贩相聚成市。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一度复苏。民国36年,境内有386家工厂,1000余家手工业作坊。后由于国民党政府连年发动内战,通货恶性膨胀,资源缺乏,大多数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境内商业始于法华镇、曹家渡和北新泾镇。随着境内工业发展,沿吴淞江、周家桥一带,劳动者群居,商贩增多,渐成集市。解放前夕,境内有商店2217家,绝大多数设施简陋。
民国14年,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开始在境内活动。丰田纱厂(今上海第五棉纺厂)、申新纺织第一厂(今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等厂工人先后参加全市反日同盟大罢工、五卅运动反帝示威游行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民国16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共申新纺织第一厂支部书记施丽清等人惨遭杀害。民国16年10月~17年12月,中共中央在愚园路亨昌里418号(今1376弄34号)创办《布尔塞维克》机关刊物,指导革命运动。民国28年,中共在圣约翰大学建立支部,结合工人运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成为学生界抗日救亡的斗争堡垒。民国34年春,中共圣约翰大学总支创办省吾中学,教师大部分是中共党员,成为境内学生运动又一重要阵地。同年8月,日本宣告投降后,圣约翰大学、省吾中学、复旦中学等学校中共组织紧密结合工人运动,组织学生开展争取和平民主、反美爱国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斗争。民国36年至上海解放,中共中央上海局设在江苏路永乐村(今389弄)21号,领导上海地区革命斗争。1949年春,境内工人、学生、店员组成人民保安队、宣传队,开展护厂、护校、护店等活动,迎接上海解放,接应解放军入城。
(二)
1949年5月25日,区境解放。人民政权首先集中力量,建立正常秩序,维护社会安定;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扶持私营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和民主改革运动,有效地巩固人民政权,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1956年1月,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全区1977家私营工厂、1235家私营商店实行公私合营,2159户个体手工业、2900户个体摊贩走上合作化道路。同年11月,贯彻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为充分发挥技术力量和设备能力,对公私合营工厂进行裁并和改组。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反右派斗争发生扩大化。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全区工厂开展以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同年,贯彻解放妇女劳动力的有关精神,组织生产加工组(简称生产组),区属工业开始起步。但在“大跃进”中,也犯有急躁冒进和浮夸风等错误。1960年,建天山路商业街。1962年,生产组发展到139个,部分生产组发展成街道工厂。1963年,全区有工厂500家,主要分布在航天、仪表、化工、纺织、轻工、冶金和医药等行业。著名的工厂有上海天原化工厂、上海广播器材厂、上海第三制药厂、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和上海第十钢铁厂等。1964年4月,上海市工业领导体制变化,全区国营和公私合营工厂划归市各工业局领导。1966年起,10年“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损失严重,一大批党员干部和群众遭迫害。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各项建设事业步入有序发展轨道。1977年,街道工厂增至22个,从业人员8000人,年产值1.30亿元。同年10月,根据市统一部署,街道工厂分别划归市第二轻工业局和市仪表工业局领导。1978年,生产组发展到119个。是年,区属工业产值1342.70万元。区属工业成为安置知识青年和待业人员重要渠道。与工业生产有序发展的同时,区内不少地段的商店进行改建和扩建,扩大经营规模,更新经营设施。全区商店以中型店、中档货为主,适应群众需要,方便居民购物。1978年,区属商业销售总额23452.45万元。同年,区财政收入5429.43万元。
1950~1978年,城区建设有新的发展。先后新建天山新村等多处住宅群,共新建住宅86.88万平方米。同时,拓宽、辟通和新建城区道路,辟建公交线路,中山公园和天山新村形成交通枢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各项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在原有教育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及扩建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近50所,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奠定基础。新建及改建一大批文化、医疗和体育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证群众医疗需求,增强人民体质。在市长陈毅支持下,创办青霉素实验所(今上海第三制药厂),研制成全国第一瓶青霉素,培养一支抗生素科研队伍。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为主,完成铀同位素分离,攻克制造原子弹关键技术难关,为中国步入世界核国家行列作出贡献。
(三)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错误,落实各项政策,整顿中共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80年代,长宁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区的企业改革、街镇体制改革快速发展。街道(镇)工业、区属部门工业竞相发展,各行各业兴办商业。1982年,配合上海市辟建虹桥开发区。1983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651家,区属经济开始由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向多种经济形式发展。1984年,中共长宁区委、区人民政府制订《长宁区1986~199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年,辟建古北新区。10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后,区财贸、集体工业和城建系统,进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内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各种责任制、搞活分配等改革,创建全市首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华宁实业公司。1986年,将常年亏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永红百货店拍卖给职工经营,被称为“沪上第一拍”。1987年起,市对区、区对街道明责放权,逐步改变财政管理体制。1988年,街道(镇)兴办的合作制企业和第三产业,实行工资与初结利润挂钩浮动办法。主人印刷厂探索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由职工集资创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区属企业86.30%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属经济发展。1990年底,区属工业产值3.63亿元,比1978年0.13亿元增加26.92倍;区属商业销售额13.70亿元,比1978年2.35亿元增加4.83倍;内联企业发展到106家。对外经贸开始起步,批准外商合资企业22家。区属企业创汇7334万元。全区财政收入2.21亿元,比1978年0.54亿元增加3.09倍。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19亿元,增强了区的经济活力,为90年代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90年代,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精神,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方针,长宁区进入改革开放发展新阶段。1991~1995年,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90年61%提高至1995年67.10%。以现代企业制度重组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5年中,全区建立股份制企业1539家,其中企业改制204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745家,其中企业转制143家;先后组建古北、九洲、长宁房地产、唯尔福、望春花、美天、新锦华等7家企业集团。区属企业普遍实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税收由1990年317万元增加到1995年3915万元。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相继建立长宁区人才市场、西区劳动力市场和西区房产市场,并配合市有关部门开设上海市人才市场。5年中,全区较好地实施中央各项重大改革和上海市住房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配套改革。1995年,全区有在职职工21.30万人和离退休人员10.30万人参加养老保险。长宁区扩大开放从兴办民营科技企业开始,全方位扩大引进,培育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外省市企业和房地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四类企业税收在区财政收入中比重,由1990年7.75%提高至1995年46.82%,跃为全区经济“半壁江山”。土地批租,利用外资,取得成果。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和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等经济建设重点区域进入开发建设阶段。长宁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增强。1995年,区财政收入8.05亿元,比1990年增加2.64倍,年均增长29.5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6.01亿元。区属商业销售额94.58亿元,比1990年增加5.90倍,年均增长47.17%。区属工业产值21.13亿元,比1990年增加4.82倍,年均增长42.25%。
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城区面貌大为改观。住房建设,1979~1995年,新建住宅691.69万平方米,比1978年前新建住宅面积总和增加6.96倍。其中,高层住宅152幢,面积219.12万平方米。新建的虹桥、仙霞、程家桥和北新泾4个高层、多层相错落的住宅小区,房屋造型、结构、设施和功能比1978年底以前建造的住房优越实用,公建配套齐全,环境优美。1995年底,全区共有居住用房922.17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8.44平方米。同时,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和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及其周边地区,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和建成。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地区,建成6个项目,总投资4.25亿元,在建项目8个,总投资15.28亿元。具有现代风貌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初具规模;景象瑰丽的古北新区三区工程竣工。全区有公园7座。宋庆龄陵园和万国公墓也坐落区境。绿化覆盖率18.66%,人均公共绿地2.17平方米。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大气质量标准。
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很大发展。1995年底,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339所,各类教育形成规模和体系。有各级各类文化单位618个,构成区内三级文化网络。有医疗卫生单位31个,每千人拥有床位4.48张、卫技人员8.82人。区属医院实施规范服务在全市率先全行业达标。有公共体育场所9座。1995年,长宁区取得第十届上海市运动会、市特殊奥运会和市残疾人运动会3个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享誉全国并在全市推广的华阳路街道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更为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光辉篇章。1988年、1991年和1994年,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1993年,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国家教委、民政部、全国残联授予长宁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称号。1991年、1994年,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命名长宁区为上海市双拥模范区和双拥先进区。
1991~1995年,全区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效果,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总体经济效益还不够理想;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后,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解决;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廉政勤政建设还有待加强。
(四)
长宁区历经了150年城市化演进,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因素以及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区貌、区情发生深刻变化。
1.上海空中门户、西部交通要冲
古代法华,得吴淞江水系之利,连接太湖流域广大水乡沃野腹地,逐步发展成上海县西部重要集镇。近代法华,为县城西侧通往各地交通要冲,成为租界当局强行越界筑路重点地区。民国5年(1916年),沪杭铁路与沪宁铁路接轨通车,路经境域3.20公里,并设梵皇渡车站(今长宁站)。民国10年,虹桥机场在境内辟建,民国18年通航营业。市政和交通设施发展,加快境域城市化进程,促进近代工业兴起。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上海“西大门”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虹桥机场历经重建、改建和扩建,至1995年,发展到与国内外86个城市通航,旅客年吞吐量1107.60万人次,货邮运年吞吐量36万吨,飞机年起降8.50万架次。有37家中外航空公司依托机场,驻沪从事航运经营活动。虹桥机场已成为全国三大民用机场之一,既是上海空中门户,也是中国东部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机场优势促使上海市在区境虹桥地区辟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沪青平公路为318国道起始段,与区境虹桥路相接,是上海市通向国内广大腹地,直达西藏拉萨的交通要道。区境道路,解放后除整修原有道路外,新建道路39条。1994年,内环线高架全线建成通车,中山西路段跨越区境。1995年,延安路高架西段开通。全区共有地面道路87条,全长107.62公里,加上原有的沪杭铁路和吴淞江,市内外交通便捷。此外,动工兴建的地铁二号线,区境段近8公里,设立7个站点,直达虹桥国际机场。上海市轨道明珠线工程也将实施,区境段3.30公里,设3个站点。地铁二号线与轨道明珠线在长宁路处交汇,加上地面7个公交线路终点站,中山公园地区将成为上海市西部重要交通枢纽。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将使长宁区迅速成为上海各类资源向国内外集聚和扩散的重要地区之一。
2.上海开展涉外经贸和商务活动要地之一
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利用虹桥国际机场有利条件,在机场邻近地区辟建以涉外经贸和商务活动为主要特征、兼具外事功能的虹桥开发区。东起中山西路,西至古北路,南界虹桥路,北至仙霞路,面积0.65平方公里。1984年,批准规划。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级开发区。至1995年底,完成投资15.76亿美元(其中,引进外资11.74亿美元),占总投资20亿美元的78.80%。每平方米土地投资额超过2000美元,居全国开发区之首。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完善,15个项目(16幢楼)、面积60.20万平方米建成开业,其中,办公楼面积10余万平方米,宾馆客房3000间,公寓1200套,展览面积2.30万平方米,购物商场等配套设施3万平方米。6个项目(7幢楼)在建,面积45万平方米。美国、日本等4个国家驻沪领事馆签订借地建馆合同。1991年,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迁入开发区办公,便利涉外经贸和商务活动开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也相继迁入。至1995年底,有中外客商创办公司和跨国集团办事处518家在开发区安家落户。交通银行总行和瑞士银行上海办事处等16家中外银行进驻开发区。1992~1995年,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先后承办100多次大型展览活动,中外客商400余万人次参展和洽谈商务。开发区经10余年建设,大厦林立,道路纵横,万商云集,商贸繁荣;虹桥开发区建筑群,凝聚多国建筑师的智慧,风格迥异,各领风骚。1995年,被市评为“90年代上海市十大新景观”之一。
1984年,为适应上海改革开放总体部署,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全市最大的涉外高标准住宅综合区——古北新区随之兴建。东起姚虹路,西至虹许路,北依虹桥路,南临古羊路,面积1.37平方公里。至1995年底,建成多层高级公寓15幢,高层高级公寓21幢,花园住宅88幢。新区建筑群体,以典型欧陆风格展现现代国际大都市建筑风貌, 1995年,亦被市评为“90年代上海市十大新景观”之一。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古北新区的开发建设,使涉外经贸与商务活动日益明显成为长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功能。“依托虹桥,发展长宁”,成为长宁区发展方针。1993年,中共长宁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以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拓展至1.77平方公里,辟建虹桥涉外贸易中心,扩大涉外贸易和商务活动,拟建各类项目设施面积370万平方米。1993~1995年,在拓展的地域内,17个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39亿元。主要项目有虹桥上海城(一期)、天山商厦、鑫达大厦、安泰大厦、远东国际广场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虹桥涉外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上海市“九五”计划中,虹桥涉外贸易中心被列为上海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的“五中心”(即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外高桥转口中心,中山北路物贸中心,大柏树工贸中心和江桥、北蔡农贸中心)之一。
随着虹桥地区崛起,涉外设施配套,投资环境优异,大量中外客商纷纷至区境投资兴办实业。至1995年底,全区外商投资企业除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 发展到423家,累计协议引进资金4.58亿美元。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产出期。三资企业出口创汇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72.50%;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39.60%;税收在区财政收入中比重,从1990年1.87%提高至13.91%。同年,外省市投资企业发展到535家,注册资金总额6.80亿元,营业收入22. 84亿元,上缴税收5986.5万元,占区财政收入7.43%。1995年,上海举办’95上海华商会,长宁区赢得海外客商青睐,合同投资额1.17亿美元。通过土地批租扩大利用外资来源,增强建设实力。至1995年底,全区共批租土地121幅,总面积138公顷,总出让金11.70亿美元。其中,区人民政府办理土地批租45幅,总面积37公顷,总出让金5.10亿美元。区内先后成立2家外贸公司、1家国际劳务公司。4家区管区属企业走出国门,分别在波兰、俄罗斯、捷克和美国开设公司、办事处。1995年,全区创汇总额8854万美元,出口创汇型企业发展到71家,产品销往美国、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家企业年创汇在100万美元以上。
3.科技兴区,民营科技企业突起
解放前,境内仅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解放后,各高等院校、国营企事业陆续建立实验馆、研究室、科研所,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1992年,区境有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等22所科研机构。是年,中共长宁区委、区人民政府为充分发挥科技力量,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区域经济,确定“科技兴区”发展战略。区人民政府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召开长宁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发布会,公布《关于发展高新技术和民营科技企业十二条》优惠政策,进行科技经济一体化改革试点,引起市内外科技界很大反响。嗣后,区境民营科技企业迅猛发展。1993年,建成芙蓉江路电子街,1995年,在其北侧建成长宁科技楼,形成以科技楼和芙蓉江路电子街为轴心的仙霞科技贸易区。至1995年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087家,注册资金3.43亿元,专兼职高级技术人员3367人,中级技术人员4605人,技工贸年收入23.60亿元,上缴税收4799.70万元,占区财政收入5.96%。30家企业技工贸收入超千万元,其中4家超亿元。19家企业跻身于上海民营科技企业100强,位居全市各区首位。有200余家中外著名计算机厂商聚集长宁,成为长宁区民营科技主体产业。全国十大科技集团有9家在长宁区落户。各计算机厂销售网点占全市的40%。1995年,计算机产业技工贸收入10亿元,为全市计算机销售收入的1/4。
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为区属工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有利条件。1993年,全区组织开发30个新产品,其中,8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2个为国内首创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4年,全区30个重点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产值比上年增长50%。1995年,12家科技企业与区属老企业“嫁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4.花园住宅、高级公寓众多,居住环境优良
长宁区在近代即以花园别墅众多而闻名申城。解放前建造的花园住宅达46.40万平方米,占全市解放前建造的花园住宅总面积29%,主要分布在愚园路、华山路、番禺路、江苏路和新华路等地段。花园洋房造型别致,风格迥异,有中世纪式、英国乡间别墅式、西班牙式、美洲大陆式,还有外型为近代西洋式,室内则修以中国传统纹饰,或外型采用古典飞檐结构,内部作西洋装饰的混合式。坐落区境西部虹桥路、淮阴路、哈密路一带的大型花园住宅群,装潢豪华,多附有舞厅、游泳池和网球场等设施。解放后,沙逊别墅(今虹桥路2409号)等7处被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优秀近代建筑,西园大厦(今愚园路1396号)等11处被市人民政府列入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单。改革开放后,又新建一批高级住宅群,至1995年底,新建花园别墅和高级公寓共523幢,经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获优秀设计一、二、三等奖的现代优秀建筑27处。古北新区高级住宅群,面积66.30万平方米,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等设计。建筑外形采用多重变化的拱顶,窗户和墙幕精心修饰,高贵典雅;室内装饰和设施,富丽豪华;庭院缀以艺术雕塑、喷泉、花坛、草坪、铁铸栏杆、庭园灯饰等,充满浪漫情调;街坊总体设计突破传统布局,空间丰富而多变,过街楼呈轴线对齐,住宅层层叠叠具有进深感,增添古典风韵。区内其他新建的花园住宅群,也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布局上改变独立式和并列式,结合地形交叉排列,错落有致。一般以2层为主,30~50幢为一群体。整块绿地伴以灌乔木。建有私人车库和泊位,有的还建有网球场、游泳池、高尔夫球场和健身房等设施。建筑群四周用铸铁栅或漏空花墙封闭,设警卫室,户户有来访对讲电话。著名的花园住宅群有绿谷别墅、四方西郊花园、新律花园、新城花园、金虹别墅等。新建的著名高层高级公寓有龙柏公寓、锦明公寓、锦绣公寓、富都花园、兴国大厦、凯旋公寓和总统公寓等。全区准销的高级外销房占全市准销的外销房屋数的1/4。
由于区境花园住宅和高级公寓的居住环境优良,成为广大中外人士择居购房的理想城区。新建高级住宅、公寓租售率较高,长宁区房地产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1995年,全区房地产经营税收达1.66亿元,比1994年增长66%,占区财政收入19.50%。
5.教育事业发达,门类齐全
清光绪五年(1879年),圣约翰书院在梵皇渡创办,为境内高等教育之始,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外交家顾维钧、新闻工作者邹韬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法学家张友渔等曾就读该校。光绪七年,圣玛利亚书院建校梵皇渡,光绪三十一年,爱国教育家马相伯在于右任、邵力子等参与和配合下创办复旦公学,为境内较早的2所中学;复旦公学培养了钱其琛、陈寅恪、竺可桢等著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科学家。民国4年,上海第一所盲童学校迁入忆定盘路(今江苏路)。民国6年,中西女塾迁入境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及其姐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量等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人士,学生时代就读此校。民国14年,圣约翰大学部分师生另行创办大学,取名“光华”,著名学者章乃器、罗隆基、徐志摩、胡适之等在校讲学授课,鲁迅、林语堂曾赴校演讲。民国15年,傅兰雅聋哑学校在境内开办。至解放前夕,境内有高等学校2所、中学9所、盲童聋哑学校各1所,以及小学、幼稚园等。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整顿、改造和新建、扩建各类学校。1951年,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中国纺织大学)建立,后发展成全国纺织院校中历史最久、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科、文科的多科性大学。1952年,圣玛利亚女中与中西女中合并,取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为上海市唯一的重点女子中学,先后培养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有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原上海市妇联主任、香港华贤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芸,钢琴家顾圣婴等。1956年,建立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培养出世界锦标赛鞍马冠军李小平、高低杠冠军樊迪等一批体育尖子。1959年,区工读学校建立。1979年,上海市第二聋哑学校附设辅读班(今区初级职业辅读学校)开办,系全国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连同盲童学校、聋哑学校构成特殊教育体系。1984年,建青实验学校成立,在全市率先实行幼、小、中“三段一体”的教育改革实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上海市舞蹈学校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涌现出凌桂明、石钟琴、汪齐风等著名芭蕾舞蹈家;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教委首批命名的省市级重点职业高中。昆曲大师俞振飞任区业余昆曲学校名誉校长。交响乐指挥家黄贻钧、曹鹏任市三女中女子室内乐队艺术总顾问、指导。区内大、中、小学就读的学生,不少成为全国科技、实业、新闻和文体界人才。此外,业余中专、业余中学、业余大学开展成人中等、高等教育;区业余科技学校、中华补习学校及职工学校成为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基地。
1988年4月,区和街道两级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共同参与教育和管理。1990年后,办校形式除公办学校外,恢复民办学校,教育部门与企业单位合办学校,教育部门与街道(镇、乡)联办学校和港、澳同胞投资及命名的学校。至1995年,全区已有幼儿园94所,小学63所,中学3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36所,全日制高校7所,成人高校11所等,社会力量所办的各类学校多达84所。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展开,形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资源丰富和人才众多,为全区基础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长宁区在实施“八五”计划中,积极探索,提出“依托虹桥,发展长宁”的发展方针。1995年底,中共长宁区委、区人民政府讨论制订长宁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定长宁区总体发展将形成以涉外经贸和商务为主导功能,以高效益内外贸、高新技术产业、高水准教育文化、高质量住宅为特征的现代化新城区。“九五”计划期间,重点开发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和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为实现跨世纪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