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国情网
颜真卿
2018年08月23日 来源:山东省情网 
打印 文字大小: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家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继钟繇、王羲之以后出现的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

颜真卿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他的五世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候北齐有名的学者。他的曾祖父、祖父等,也善书法。颜真卿深受家庭熏陶,形成了他的品德、文章和书风。

颜真卿自幼丧父,靠其母殷氏培养“训导”成人。他“博学,工辞章,事亲孝”(《新唐书》本传,下引同)。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又擢制科”。他始“调礼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因他疾恶如仇,刚直不阿,被奸相杨国忠排斥打击,先“奏为东都采访判官,再转武部员外郎”,后“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后,他与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推他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他历任户部侍郎、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招讨使、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封鲁郡公,故称“颜鲁公”。唐肃宗时,他因反对宰相专权,受到排斥打击,出任地方官。唐德宗时,官至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唐德宗听信了怀恨他的奸相卢杞的调唆,派颜真卿去宣州镇抚李希烈,有人劝他不要去,他说“君命可乎?”于是,毅然到了李希烈营盘。李希烈对他多方胁迫诱降,他忠烈不屈,大声斥责说:“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慷慨激昂,大气凛然,被李希烈拘禁。此时,他自作遗表、墓志、祭文,随时准备殉国。至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八月三日,他被李希烈缢死狱中,享年76岁。他死后,唐德宗痛悔异常,罢朝5日,赠司徒,谥文忠,并在诏书中称赞他“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老。”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他早年楷书受褚遂良、徐诰等人的影响。后来他才开始向张旭学习书法。所传《张长史笔体十二意》,反映了他与张旭对笔法的见解。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一代书风,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能博采众长,融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以至南北朝的碑帖等众法为一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表现出了一种新意。颜真卿的书法雄强茂密,深得厚劲,既有时代风貌,又有个性特点;在笔法上,他把篆、隶书法运用于楷、行、草书;他的楷书有意识地把横划写得细、瘦,点、竖、撇、捺写得肥壮,对称之数有向内环抱之势,而且蚕头磔尾的隶法于捺笔的首尾。他学习前人的书法而有所选择和取舍,而不是盲目从事,全部包容。他学习褚遂良,却避免了褚遂良的佻巧;他学习王羲之、王献之,重在用笔,而不是拘泥于简单化地摹仿。总之,他学习别人在于推陈出新。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显著特点是,笔兼篆、籀,雄伟自然。字体多姿多样,大小参差,使内容与形式统一,形与神相结合。颜真卿说:“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及至子孙,斯道大丧。”颜真卿以自己的恢宏气势和深厚的功力,融草、隶、篆、籀于一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他继魏、晋的钟繇、王羲之以后所开辟的又一个新的书法时代。从书法发展的源流考察,楷书包括章草,是从隶书直接演化而来的,而楷、草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是王羲之直到唐初诸家书法的共同特点。颜真卿之所以能够广采博收众长,特别是以篆、籀入楷,也是从早于隶书的书体入手,才做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创造了所谓“屋漏痕”的笔法效果。这是他不同于钟繇、王羲之等前辈书法家的地方。在结字、运笔方面,也都体现了大唐帝国一统江山的时代风尚和时代特点。欧阳修说:“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颜真卿是一个善于集百家之长的多产书法艺术家。

颜真卿的楷书也有粗露之处。其钩挑锋颖太露,横画有时过细,甚至犯“柴担”之忌,有些怪诞之味,与过粗之竖画不十分协调,有失比例,结体有时犯缩头之病。但这不是主要的。

颜真卿的传世之作,约有171件。他又特别喜欢书石,大几咫尺,小亦方寸,碑刻遗迹,存者最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一、楷书《多宝塔感应碑帖》。此碑为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他43岁时所书。南阳岭勋撰文,叙述千福寺僧楚金发愿建多宝塔之事,徐浩隶书题额,是现存颜真卿书法的最早碑刻者。此碑原在陕西兴干县千福寺,明代移立西安府学(今西安碑林)。此书风格接近徐浩,方整严谨,结构缜密,力足锋中,笔划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作品,表现了个性特点。《书画题跋》说: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二、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他46岁时所书楷书《东方朔画赞碑》)。此碑原在山东德州署(今山东陵县)。四面刻字,为颜真卿盛年之作。字经3寸,平整峻峭,深厚雄健,仅晚于《多宝塔》两年。据说是临摹王羲之书,个人面貌不十分显著。三、《大唐中兴颂》。此系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书。元结于上元二年(761年)撰文,记述平定安禄山之乱的经过,返都长安、洛阳二地,颂扬唐帝国中兴之业。书风奇伟,直书左起,该石刻在湖南祁阳县浯溪摩崖。四、楷书《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此系大历六年(771年)书。当时颜真卿出任杭州刺史,路过江西南城游麻姑山后自撰自书。五、楷书《颜勤礼碑》。此系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撰书。1922年10月在长安出土,现藏西安碑林。此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所立。六、楷书《颜真卿自书告身》。墨迹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得授太子少保时之告身。原迹藏清内府,后赐恭亲王奕沂,现藏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作品用笔刚健,结体疏密相间,为不可多得之珍品。七、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致定襄王郭英义之尺牍稿本《争座位稿》。此帖表现了他对越礼行为的愤怒与斥责,后世人说字里行间微露出忠烈之气。八、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为其侄季明因安禄山叛乱而殉国所作行书《祭侄文稿》。此帖是他以极度悲愤的心情迅笔疾书的。这幅作品进入极高的艺术境界,是一幅抒发爱憎之情的书法代表作。这幅草稿,迅疾中写得笔笔有来历,矩度不失,更能体现出他在书法上深厚的修养与精湛的技法,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他《刘中使帖》,写得更加舒放自如,纵横飘逸;《裴将军诗》,于楷书中杂以行草,在笔法上综合运用篆、隶、楷法,章法也特殊,当是颜真卿在书法上革新的尝试。此外,还有《忠义堂帖》、《李元靖碑》、《颜家庙碑》、《行书联系》、《宝颜堂秘藏鲁公墨迹4种》、《蔡明远帖》、《文殊帖》、《春田诗帖》等,也很著名。其他作品著录多已散佚。今传宋末《颜鲁公集》15卷,收录了《象魏赋》、《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元次山表墓碑铭》等文80余篇,以及《赠僧皎然》、《咏陶渊明》等诗10余首。

后世对于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成就,赞誉颇高。说他“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他善正、行书,“结笔浓秀,尤尚字学,可谓书之大雅”。《经室集》说他的楷法“亦以欧阳北派而来,其源皆出于北朝,而非南朝二王派”,并说“《争座位稿》,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致。”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学习古人而未被古人所拘束,他未走过去书法家的老路,而是参用篆、籀笔法,使之刚健遒实,结构宽博,气度恢宏,使初唐瘦劲书风转变为雄强书风,体现了大唐帝国的兴盛和统一,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到了后期,颜真卿书法艺术更臻老辣成熟,浑然天成。其晚年的书法“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弋如发弩,纵横奇象,低昂有态。”他的书法如同他的人格一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得正直、忠烈、朴实、倔强、刚胜于柔,内美外溢。他的楷书,有特点,有个性,有唐代盛世气象。

颜真卿开一代书风。其楷书、行草对后世影响都很大,对发展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着卓越的贡献。颜真卿作为一代书法大家,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苏东坡、黄山谷,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董其昌、邵宝,清代的刘墉、钱南园、张挺济、翁同和、何绍基等,都受其影响。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为人们所珍视。

上一条: 王仙芝

下一条: 李渊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    zhongguoguoqing.cn    京ICP备08002157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0号